中国双心调查致力于建立我国的双心病例样本库,是双心医学的大数据平台,是双心医生的成长之家。
中国双心调查帮助有人文情怀的医者成长发展,结合大数据与云平台,从数据源流上支持双心疾病的诊断和康复。
什么是双心诊疗模式:
从躯体心血管疾病与心理状态两个角度对患者进行多层次的干预,遵循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进行综合治疗,帮助患者初期预防疾病发展,后期控制疾病恶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心健康。
中国双心调查具体做什么?
开展双心医学研究?我们为您服务。
查找双心医学资料?我们为您提供。
发表双心医学观点?我们为您发声。
学习双心医学技能?我们为您安排。
寻找双心医学专家?我们为您导航。
中国双心调查,关注躯体与心理,推动医学与人文的融合。
中国双心调查,双心医学的大数据平台,双心医师的成长之家。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简称中国医师协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英文名称为“Chinese Committee of Psycho-Cardiology Physicians”,英文缩写“CCPP”。
中国医师协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的分支机构,是个人会员及单位会员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群众团体。
CCPP主要成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双心医学相关领域的执业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于2018年6月26日在北京召开。根据《中国医师协会章程》、《中国医师协会二级机构管理规定》等文件的相关规定,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讨论协商的基础之上,通过民主选举程序,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核心成员。北京安贞医院刘梅颜教授当选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广东省人民医院耿庆山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欢迎有志于双心医学发展的医学工作者加入!
申请中国医师协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师协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会员申请表下载
“共建双心思路,共享双心健康”——记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2018年6月26日下午,“共建双心思路,共享双心健康”学术研讨论坛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韩雅玲院士,广东省人民医院耿庆山教授,北京军区京西医院魏万林院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刘梅颜教授,美国爱心基金会翁永凯博士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由广东省人民医院耿庆山教授主持。耿教授对此次会议召开的目的、双心医学发展的简单历程作了介绍,提出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国家“全面健康,全民小康”的理念。耿教授提出双心专委会工作的计划和内容:一是盘点和梳理双心目前工作,如发表论文、课题研究、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工作等;二是开展双心医学学术培训与推广工作,双心教育落到实处。
韩雅玲院士首先对CCCP双心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紧接着对双心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参与总会和分会的医师培训项目,注重培养年轻医师的诊治能力,加强各医疗单位的联合,加强双心科普、宣教、培训及公众教育,注重双心科研创新,保障人民健康。韩院士强调:只有我们内心更强大,事业、民族、国家才会更强大。
刘梅颜教授对“双心医学的现状与未来”进行阐述,就学术传播、科研项目、媒体传播等方面,总结了双心团队近几年的工作成果,并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希望在中国医师协会及CCCP的坚实领导下,团结全国各地双心专委会委员,一起推进双心医学的发展。
张雁灵会长、韩雅玲院士、刘梅颜教授、耿庆山教授及魏万林院长等与会专家共同启动CCCP双心专委会的成立
随后,张雁灵会长、韩雅玲院士、刘梅颜教授、耿庆山教授及魏万林院长等与会专家共同启动CCCP双心专委会的成立,张雁灵会长和韩雅玲院士为各位专家颁发聘书。刘梅颜教授担任主任委员,陆林院士、耿庆山教授担任副主任委员。
成立会结束后,研讨会依然热烈。翁永凯博士将双心提升到加强对宇宙、对世界的了解,从不同维度解释生命现象。同时,翁博士对双心医学的发展提出:注重转化与整合,可以通过病例报道的形式,总结归纳双心疾病治疗的科研成果、实践标准、规范、方法,制定相关指南,并尽快发表、推广;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组建学术团队。来自吉林省辽源中医院的王龙院长从中医的角度谈及双心,提出中医诊病有三个阶段“未病、已病、末病”,且中医认为“心神密切相关”,证据推动学科发展。河北省承德中心医院赵晓玲院长结合自己多年对双心疾病诊疗的经验,谈及当地双心医学培训、普及的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培训计划,让大家看到基层双心工作者的饱满热情和双心医学的蓬勃发展。此外,刘传银院长、毛家亮教授、朱鹏程教授、魏万林院长等多位专家从双心医学的发展、诊疗、躯体化症状量表评估等相关方面进行发言和热烈的讨论。
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讲话
认真听取专家们的汇报与研讨后,中国医师协会张雁灵会长深有感触。首先,张会长对CCCP双心专业委员会成立表示祝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双心医学学术交流平台,总会和分会全力支持委员会工作的开展与学科建设。张会长结合身边案例谈及心理的重要性和医学整体观。与此同时,张会长对CCCP双心专业委员会的进一步工作提出五点建议:1、从宏观层面出发,正向的、同步的、系统的、完善的多学科合作,立足大学科发展;2、把双心切实地融入医疗实践,患者受益才能更好、更快的推动学学发展;3、培养和建立双心医学人才队伍,推进和制定培训内容和方案,让专科医师融入其中;4、进行双心的体系建设,开展实质性工作,包括标准、规范诊疗等基础性的工作,“一带一路”普及到基层;5、中国医师协会是医师之家,充分利用医师协会的平台,开展交流合作,吸引全国同道都能够参与进来,共同推动双心专委会平台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韩雅玲院士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感慨双心其来之不易,她提出了几点工作计划:1、明确心血管科医师对患者心理问题的介入程度;2、制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心理评估量表;3、利用国家级平台,与其他分会深入合作,进行双心相关共识、指南的制定与更新;4、开展多中心、多地区的调查研究;5、学科的发展与建设需要引起国家的重视;6、将双心医学培训纳入全科医师心血管疾病培训的项目,制定规范化培训计划和方案。
一百多年前,医生们曾经猜想精神心理因素可能在心脏疾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随着医学的发展,大量证据表明,包括抑郁和焦虑在内的精神心理问题对人的心脏有不良影响。自2008年起,美国、欧洲及加拿大等国家指出,对于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进行抑郁筛查,这是数十年来双心医学通过科学论证逐步发展的结果。
双心医学发展历程
——1980年,美国心身医学研究所将心身疾病定义为由环境心理应激引起和加重躯体病变的疾病。其中明确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冠心病、冠状动脉痉挛、神经源性心绞痛、阵发性心动过速、原发性心动过缓、功能性期前收缩和心脏神经症等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即目前所指的双心疾病范畴。
——1995年,胡大一教授提出“双心医学”(Psycho-Cardiology)概念,并指出双心医疗模式有必要成为医院营运的必须。
——1998年,来自世界各地的38位专家成立了心理心脏病学现状及共识会议。规范了心理心脏病学的概念、研究手段及干预治疗方面的相关问题。
——2006年,胡大一教授做客人民网,倡导心血管、心理“双心”健康。
——2008年4月,第十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特设“双心医学论坛”。
——2008年7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教材·双心医学》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年10月,第二十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首设“双心医学论坛”。
——2011年8月,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学组成立。
——2013年10月,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双心专项基金暨卫计委“健康-从心脏到心理”项目在北京启动。
——2014年1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刊载了由我国心血管内科和精神疾病科相关专家共同撰写的《在心血管科就诊患者的心理处方——中国专家共识》,以推广心血管和精神心理的“双心”康复。
——2014年2月,美国《循环》杂志刊载了美国心脏协会专家组的一份科学声明,正式将抑郁症同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和吸烟一起列入心脏病风险因素。心理对心脏的重要影响已经被国内外广泛认可。
——2017年1月,全球首本双心医学专业学术期刊《Heart and Mind》创刊,由胡大一人荣誉总编辑,陆林院士任总编辑。
——2018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双心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2018年7月,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成立
双心医学在前行……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心理疾患将成为社会负担最重疾病。社会心理因素可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时,必须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双心医学无疑是对新医学模式的最好诠释,双心医师必然是新医学模式最好的践行者
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欢迎医学同道申请加入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会员,获得更多双心医学继续教育与学习交流机会。
申请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会员 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分会会员申请表下载
关于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
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是北京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的专科分会。分会于2018年7月20日召开了“新北京 心健康”学术研讨论坛暨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首届年会,会议选举北京安贞医院刘梅颜教授为主任委员;陆林院士、纪智礼教授为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的宗旨是加强临床医生、科研工作者、管理者对心血管及精神心理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倡导技术能力、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关怀能力的共同促进和全面发展。
北京医学会心脏心理医学分会将在北京医学会的领导下,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开展国内外学术活动,提供跨地域、跨学科交流平台:
分会将从制定、修订中国双心诊疗的相关指南和共识、构建双心疾病的诊疗标准体系入手,以北京为核心,周边各城市为主、联带全国各地的国家级、省市级、乡镇社区级医疗机构,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学术会议、会诊等方式,加强各地双心诊疗信息的交流。
开展社会公益项目:
主要面向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百姓,定期举办双心知识小讲堂。通过现场讲课、微信、电视、媒体广播、短文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以通俗的语言、形象的动画以传播双心的预防、治疗、案例等知识,普及老百姓对双心病的识别,以提高双心病患者就诊率、治疗率和治愈率。
开展医师培训项目:
分会通过全国双心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及进修项目,为以北京为中心的各级医院的医生提供进修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让更多的全国各地的双心专科医生及非双心专科医生,接受规范的业务指导,提高医生们的业务水平,为全国各地区的双心病诊治提供帮助。
其它工作:
加强国内外医药企业与医疗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新药与新技术的多中心临床验证、市场调查与推广;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委托,鉴定、开发、推广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编辑出版双心医学教程、科学技术学术期刊、医学科普读物;依法保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会员提供服务。